“一师两课”课程整体设计系列报道之三:第五周课程整体设计情况综述

  2017年9月27日13:30——22:00,师范教育系小学教育教研室和文化艺术系东坡文化与汉语、思政、计算机教研室共31位老师在行政楼底楼会议室进行了课程整体设计陈述,陈述后,评委小组对陈述情况进行了集体评议。
  一、课改上下一心,课程整体设计工作稳步推进
  徐院长、刘书记继续全程参加教师整体设计陈述活动,了解教师的课程整体设计情况。虽然第一阶段课程整体设计工作接近尾声,但各教学单位毫不懈怠,积极组织教师认真探讨,精心修改。陈述期间,教研室成员全部到场,认真倾听,相互学习。课改上下一心,课程整体设计工作稳步推进。
  二、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团队反复探讨抱团进步
  教师根据第三周和第四周的课程整体设计陈述反馈信息,结合自身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改进。各教研室组多次教研,倾听待陈述教师试讲,就作品各抒己见,教学团队反复探讨,共同进步。
  三、设计落地落实,部分作品呈现清晰陈述精彩
  本周课程整体设计陈述作品较之上两周,设计更加落地落实。教师们不再一味地盲目追求形式新颖,样式特别,很多教师开始注重分析自身课程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设计,在陈述中着重详细阐释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如何实施教学过程。本周的四个教研室的课程整体设计作品陈述总体表现不错,部分作品呈现清晰,陈述精彩。
  伍成艳老师的《儿童文学》课程整体设计,深入调研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儿童文学作品上的要求和内容,调研了学生在儿童文学阅读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本课程进行的岗位能力分析和学情分析,使课程定位准确,为课程的具体设计提供了充分科学的依据、理由和原则,教改效果较好,课改前后对比明显,整个设计逻辑清晰。
  高丽萍老师和刘艳老师的《普通话》课程整体设计,呈现了两个设计模式,各有特点。在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分上,高丽萍老师创设了一个项目任务:“完成《眉山或ⅹⅹ方言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的比较》课题”,覆盖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等语音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抓住了学生普通话训练中的难点,抓住了学生在普通话过级后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追根溯源,通过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研究,加强辨别,提高训练的自觉性。同时,使学生的技能学习建立在良好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也展现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该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有助于学生教师基本功的可持续发展。
  唐华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设计采用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组织科学合理。其设计恰当了的课内外项目以覆盖教学内容,在项目中创设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紧密结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使课程教学内容更适用于实际工作需要,课内任务贴近专业,课外任务贴近生活,双线并行,可操作性强。
  瞿家琴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整体设计采用模块化教学,知识点涵盖全面,课程实施过程阐述具体真实,案例内容典型,任务情境真实。特别是第一次课的设计巧妙,利用师生互识的契机,引入古人姓氏、名字号的文化常识,再到苏洵名二子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又让其对课程有了大致的了解,成效显著。
  赵玉兰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采用模块化教学,注重专业与公共课内容相结合,根据专业技能需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增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篇”、“教育法律法规篇”两个模块,使学生学有所用。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丰富的案例结合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敏老师和曾华老师在课程整体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课证融通的做法值得借鉴。
  四、作品尚存不足,课程整体设计仍需持续改进
  虽然本周教师们课程整体设计较上两周总体水平有了再次提升,但在设计的陈述中仍然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
  部分老师只是机械完成岗位分析、学情分析、课程前后情况对比等内容的填充,没有结合本课程阐述清楚岗位任务和岗位能力的具体所需,没有理清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作用,导致课程整体设计的依据不充分,方向不明确。很多老师指出了不同级别学校开设同类课程的差异,却对设计无实际指导意义。
  2.课程内容模糊
  部分老师指出课程改革前教学内容按章节依次进行,改革后按项目、任务、情境等设计。但是在改革后的课程实施中无法看到课程内容的呈现,这种将项目、任务、情境等同于课程内容的做法值得商榷。如何衡量项目、任务的覆盖性也值得大家思考。
  3.课程的具体实施
  项目、任务、情境只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载体,并不等于具体的实施过程。部分老师没有陈述清楚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也就很难判断实施的效果。
  课程整体设计陈述评审工作第一阶段圆满结束。改革在路上……只要教师们立足专业,认真分析岗位,分析课程,分析学生,思考改进方法,课程改革一定会落到实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