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体制机制> 详细内容

产教深度融合:高职教育“无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信息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3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严重。2014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高达730万人。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时面对与高学历毕业生的竞争,使他们尝到了“就业难”的滋味。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人才培养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无锡国家高新区培养了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连续多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一、服务区域“两高”产业,推进专业与产业的融合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紧贴产业升级,深化校企合作,形成“科技引领、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面向无锡高新区,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培养人才。
无锡科院是一所“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建校以来,学院秉承“立足新区、依托新区、融入新区、服务新区”的办学宗旨,抢抓高职教育发展机遇,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了由“零起点”办学到“双万人”(万人学历规模、万人技能培训)的办学规模,再到“两高”(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高职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
早在几年前,随着无锡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学院就着手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制度,形成了随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进行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打造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物联网技术类、软件技术类、新能源技术类、文化创意类、现代服务类和先进制造类六大专业群,确立了产业导向的专业体系。学校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园区共建二级学院,积极推进“系改院”工程,相继成立了八个二级分院,在办学组织体系上实现产教融合。同时,加强专业与园区产业的对接,把专业建在相关产业园区,如软件专业与IBM公司合作,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国家传感信息园合作,动漫专业与动漫创意产业园合作,基本建立了一个二级学院对接一个产业园区,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以上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模式。
学院依托高新区9个产业园区3000多家科技型企业、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凭着对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的敏锐嗅觉,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第一时间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在无锡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学院与IBM公司共同合作组建无锡-IBM软件及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为无锡高新区众多软件企业培养“即插即用”式的优秀软件外包人才。基地面向全国众多本科院校,开辟生源合作渠道,进行语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强化培训。目前,基地已成功地开办了18期培训班,培训了近5000名来自全国93所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这些学员大部分被高新区的海辉软件、中讯软件、易保科技等软件公司录用,助力了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
学院先后联合IBM、西门子、德商会中国总部、新加坡PSB、东鹏实业等跨国大公司、大企业或权威组织,建立了无锡-IBM基地、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中新PSB外包管理培训中心、无锡高新区紧缺技能型人才实训学院、无锡新区外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外语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通过引入优质认证、课程、师资和理念,为新区产业培养培训了大批软件服务外包、外包管理、工业设计、动漫创意、设计与营销等专业人才。同时,学院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先后创建了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无锡市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实训载体,年均为无锡高新区培训各类人才20000人次以上。
二、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教学与生产的融合
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不可能集聚起所有的教育教学要素,如想在多种办学条件的制约下实现跨越赶超,成为有资格论剑华山之巅的胜者,惟有开辟出一片发展的新生空间,那就是推进学院与地方政府、高新技术园区、科技企业的融合发展,全面协同创新,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高度整合。集聚于无锡新区方圆22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大学科技园、创意文化产业园、光伏新能源产业园、软件园等众多的专业园区,为学院推进区校一体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院以政产学研合作联盟为依托,以人才合作培养为纽带,与园区30多家科技企业开展“共推互聘”工作,每年聘请20-30名左右企业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校产业教授,开设“产业教授工作室”,向30多家科技型企业委派了1000多名师生组成的40个科技助理团队。在产业教授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共成功研发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软件近12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67项,开发教材37本,开发课程37门,获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个,发表科技学术论文110篇。被新区管委会命名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530人才科技学院驿站”。
学院成立了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无锡市服务外包职教集团,共有7个功能园区、11所院校、36家核心企业参与。学院作为牵头单位,充分借助各成员单位在基础设施、专业队伍、技术领域上的相通性和互补性,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努力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学院以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园区、企业优势,运用“科技引领、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无锡模式”,让园区、企业参与办学,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院和园区、企业共享人才、技术、科研平台等特有的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共享互利。
学院建立了与企业生产现场一致的“教学工厂”,如尚德太阳能组件生产线、阿斯利康生产线、快递中心、呼叫中心、幸福商城等,把工厂搬进教室,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从事真实的工作任务,接受真实的技能训练,感受真实的职业氛围。通过“产教融合”,学生在“教学工厂”受教、集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中工学结合,充分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缩短了人才培养与岗位生产的距离,实现了“零适应”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优化办学运行机制,推进学院与园区的融合
探索“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的高新区办学模式,打造“科技引领、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高新区办学特色,是学院长期坚持的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初步形成了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在投入体制上,学院由无锡高新区全额投资,“交钥匙”建校,强有力的财政投入,确保了学院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此外,新区管委会每年拨专款近百万元用于学院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产业教授,每年补贴近千万元用于学院与IBM共同培养高端软件人才。
学院实行了“政产学研理事会”管理机制,组建了发展咨询委员会,对重大决策提出咨询和建议,并在“政产学研理事会”统筹下,构建了区校互动的组织架构,与新区的七大产业园区、数十家科技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实行二级学院“1+1+1”的办学模式,即一个学院(系)与一个专业园区对接,与一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联姻。
学院将在政产学研合作理事会的框架内,进一步完善学校和政府、园区、企业之间关联发展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基于互利双赢和共同价值的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形成学校与新区、分院与园区、专业与行企的同心三层深度融合架构;推动理事会统筹下的规划指导、专业建设、科技合作、人才协作、就业指导、后勤保障六个委员会的良性运行。推进无锡市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积极探索“虚拟企业”和“基金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探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路径。依托政产学研合作联盟,继续推进人才“共推互聘”工作,在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科技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打造办学特色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继续组建科技(助理)团队深入园区企业,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工作。着力开展“四技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形成一批能解决问题、实用见效的研究成果,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新区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的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争取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作者:曹建林 杨大春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