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提炼核心经验

[提要]:教师要学会提炼自己的核心经验。其中最主要是提炼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本文论述了教师为什么要提炼核心经验,以及怎样提炼核心经验。介绍了笔者在长达50年的教学过程中,提炼的备课方面的经验;上课方面的经验;考试方面的经验;提问方面的经验;教育教学的其它方面的经验。以及,提炼的研究经验:选择研究课题方面的经验;具体“做”研究方面的经验;选择各种合作方面的经验;发表科研成果方面的经验;科研教学相互促进方面的经验。教师们可以在这40条经验的基础上,批评、修正、质疑、采用、变换。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师们提炼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验的一个借鉴和起点。
[关键词]:教师;教学经验;研究经验
  (一)为什么要提炼核心经验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了很多核心的教学经验。其一,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其二,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三,“知行统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其四,“因材施教”:“孔子教人,各因其才,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孔子的教学经验已经成为中国教师的经典。
  《学记》强调教学相长,写道:“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学记》强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自我反思,自强不息。笔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步,对现代的教师,理当加上“研”。于是可以这样发挥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有利于自强自创。
  《师说》中写道:“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传道,指传授天人之道;授业,指传授学业技能;解惑,指解开难题迷惑。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唐代韩愈的这个论断是经典的。教师的教学不可不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其中的教学内容要随时代更新而已。但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还需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可以说:“今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激趣、解惑也。”
  《道德经》八十一章。“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高度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第一章就写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开始就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大类:一类可以言传,一类不可言传。第八十一章,写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 指出了道德之最高境界。《孙子兵法》一十三篇,系统总结了军事竞争之经验,成为传世经典。[ ] 这对我们总结提炼教学经验,很有启发性。
  新中国建立60多年,中国的学校教育的主要经验有三条:其一,建立教研室。将教育教学的研究制度化,将“教学研”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二,强调老带新。鼓励老教师将教学经验“一对一”的交流给新教师,通过“传帮带”,较快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三,提倡多样化。这是总结经验教训得到的。教学方法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不能搞教条主义的“全盘西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提倡多样化。[ ] 教学只有通过多样化,才有可能达到高效优质。上述三条经验很基本,但是,很重要。我们的教育改革如果违背了这些经验,迟早总会导致失败。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激趣、解惑。怎样传道、授业、激趣、解惑?其中有理论、有模式、有经验。有的可以言传,有的难以言传,有的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提升,精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经验、组织经验和研究经验。简言之,教师要学会提炼核心经验。其中最主要是提炼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
  教学的概念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与学通过反馈才能达到目的。教学研相互促进。
  研究的意义是:研究是应用多种方法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研究,研究与创新密不可分。
  经验的内涵是:教师本人“经历过、验证过,可操作、有效果”。经验与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都有关系。有整体结构的经验,才有整体功能。
  教师要理解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自己提炼核心的教学经验。基本的重要的概念称为范畴,明确理解教育学的核心范畴很有必要。[ ] 概念形成、问题解决、方法产生三者是一致的。[ ] 所以,概念(范畴)很重要。 教师提炼自己教学经验,一定要重视研究教育理论,要在明确概念,理解原理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教师们重视提炼总结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例如,关于认识“主体”的概念,于光远先生从哲学高度指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系统中不但都是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而且在教育中都占居显赫的地位。”[ ] 又指出:“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而成的整体作为主体,同环境发生关系,形成整个社会教育生态的概念,它可以成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个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群体皆具有“主体性”。
  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之中,有人提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概念就是错误的。从错误概念出发来获得经验,就不可能是正确的经验,而只能是深刻的教训。教师和学生结合而成的整体,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两者不可分割!有人提出要否定“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就明显违反了辩证法。
  如果教师没有优质的教学,能够培养出杰出的学生吗?优质教学既要考虑“以教定学”,又要考虑“以学定教”,两者要整合,才可能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好教育。辩证法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一致肯定的认识成果。违背辩证法就要受惩罚!教与学分离,师与生对立,就要导致师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教师们认真从教学实践中,提炼有效的教学经验,很有必要。
  再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这是大家公认的概念。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步的、同时的,不可分割的。有人提出:过去的教学是“先教后学”,现在要提倡“先学后教”。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这种提法的基本概念就是错误的。在基本概念都是错误的基础之上,要让大家照着做,这就不可能是高效优质的教学,也不可能提炼出好的教学经验。用一两节课的“表演”,采用片面归纳法,试图证明一种教学方法有效,这没有说服力。科学哲学早已认定:归纳法有局限性。用这样错误概念去总结经验,有可能是好的经验吗?
  教师不好好传授,学生不好好接受,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绝不是中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如果采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要“解构知识”、“否定科学”作为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是一种新的“西化”,更何况“后现代主义”也只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家之言”。中国的教育需要真正的“中国化”!“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要忘记了中国人的祖辈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经典,才能有名符其实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系统和人脑系统都不是简单系统而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认为:“要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要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外国人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但我不相信他们能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这要靠我们自己努力。”[ ]“钱学森之问”就属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问题,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问题的普遍解决方法,人类至今并没有找到。还没有学术界公认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 所以,对于“教学”这样的教育的子系统,教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提炼教学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优秀教师总是善于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提炼自己的研究经验,以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有相当大的差异。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理解科学原理,认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提炼自己教学和研究的核心经验。理解科学原理,认识思维模式,我们就需要花相当大的功夫;但是,只要注意积累自己的经验,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下去,就能够提炼出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的核心经验。
  (一)怎样提炼核心经验
  笔者将思维模式分为四大类:逻辑思维、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 ]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可以将怎样提炼核心概念?回答为可以有四种途径:其一,逻辑型的提炼。将理论原理具体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演绎法;其二,操作型的提炼。将具体实践抽象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归纳法;其三,情感型的提炼。将鉴赏体验外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感悟法;其四,交往型的提炼。将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转化法。
  在教学和研究中提炼经验,上述四种途径往往综合起来应用。我自己提炼的20条教学经验和20条研究经验,经历了50年的提炼过程。现在,我还在不断修改、补充、调整。在参与教学和研究的实践活动之中,我开始有几条零星的经验,慢慢才有了几条核心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经验。特别是在理解科学原理,认识思维模式之后,较快形成系统的核心经验。详细论述参看《50年教学和研究之经验》。[ ]
  每一条经验作者都采用“微博”式的写法,都在150个字以内。早在20年前,当时还没有“微博”,作者在制作讲课的投影片时,发现每一张投影片字数在120字左右,很有利于听众观看和理解。2012年和2013年,作者的《教学的20条经验》和《研究的20条经验》,成为福建省教师培训的远程开放的“慕课”(MOOC)。
  教师提炼教学经验可以分类、分层次、分为几部分,例如:1.你在备课方面有什么经验?2.你在上课方面有什么经验?3.你在考试方面有什么经验?4.你在提问方面有什么经验?5.你在教育教学的其它方面有什么经验?讲一条经验,要讲出一个与经验相关的故事。慢慢积累,不断修改,就有提高。
  教师提炼研究经验可以分类、分层次、分为几部分,例如::1.你在选择研究课题方面有什么经验 2.你在具体“做”研究方面有什么经验? 3.你在选择各种合作方面有什么经验?4.你在发表科研成果方面有什么经验?5.你在科研教学相互促进方面有什么经验?慢慢积累,不断修改,就有提高。
  经验是人们经历过的事,是验证过的事,因此,经验的背后总有故事。经验大多是可操作的,有实际效果的,故事大多是很生动的。“经验-故事”交流的相互培训模式,很受教师们欢迎。这也是教师们相互交流,以及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一种很实用的培训模式。有故事、有案例,介绍教学经验,就生动有趣,容易领悟。
  教师们一旦理解了“经验-故事”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模式建构,就会促进教师们在总结自己教育和研究的经验基础上,自主进行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追求优质教学是学校校长和教师们永恒的主题。[ ] 教师自己不断提炼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大家相互交流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013年的新年前后,我每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一台电视连续剧《刘伯承元帅》,一共34集。白天我就思考和写作《论教育改革的限制性原理》。[ ] 刘伯承元帅是榜样,使我认识到兵法与教法两者有密切联系。刘伯承元帅提出打仗的“五行”:“任务、时间、地形、敌情、我情。”他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这启发我认识到教学也有“五行”:目标、时间、地点、学情、教情。同样,“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 笔者就增加到教学经验之中。
  2015年1月8日,笔者参加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成都市名师工作室”“职教名师杯”教师说课比赛。笔者担任总评委。听了12位职教教师的说课。有6位教师说一门课程,有6位教师说一节或两节课。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经验是:“教、学、做、用、创”,两两结合,不可缺少。即教师要:教中学、教中做、教中用、教中创;反之亦然,即:学中教、做中教、用中教、创中教。学生要:学中教、学中做、学中用、学中创,反之亦然;即:教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要生动传授;“学”要主动接受;“做”要动手操作;“用”要实际应用;“创”要有创意、创新。这不仅是“教学做合一”,而是“教学做用创五合一”。笔者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好经验,有普遍意义。
  提炼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一定要遵循辩证法,将经验论和理性论统一起来,互相补充。经验与理论有差异,就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对立互补的,而并非完全对立。经验来自于实践,又必须上升到理论,避免狭隘的经验论;理论的原理要能够解释经验,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检验,避免狭隘的唯理论。经验论和理性论两者整合起来,很有必要。
  任何理论,如果内在逻辑缺乏连贯一致,实施结果,往往得不到外在的经验 支持。同理,如果理论得不到外在的经验支持,往往内在逻辑缺乏连贯一致。但是,检验真理的最终判断,是需要有“整体经验”的支持。“内在的连贯一致,外在的经验支持”两者的整合,才是判断真理的最低限度条件。“整体经验”包括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经验,包括各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的总和。
  笔者将教育理论可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大类:其一,“原理性理论”;其二,“建构性理论”;其三,“经验性理论”。[ ]“原理性理论”有原理,有推论,重演绎,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和模式支撑,但强调建立体系。“建构性理论”有假设,有模式,重过程,有一定理论根据,同时又接近实践,有操作性。“经验性理论”讲做法,可操作,重实践,理论隐藏在其中,理论成分较弱,实践成分较强。提炼教学经验,有助于建构“经验性理论”。
  遵照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教师们先通读笔者的教学的20条经验,以及的研究的20条经验,再听讲学或看书,或看讲学的“慕课”。这样效果较好。真正行之有效的经验,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来提炼经验。没有经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经验是片面的经验。理性论与经验论的有机结合,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互联网上,虽然可以搜索到笔者的这些教学经验、研究经验。但是,有的不全,有的有错;没有一处将40条经验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快速的整体浏览,鸟瞰这40条经验,很有必要。希望教师们在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时,也能够形成整体结构,从而,体现出整体功能。笔者认为,还有必要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提炼“学习的20条经验”。这里没有写出来,是一个缺陷,也是一个局限。读者可以参考笔者的著作《给学生的20把鈅匙》,[ ] 然后,自己补充学习的经验,使得教学经验更加完整。
  所谓提炼,就是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有内化,有外化。化繁为简,大道至简。所谓结构,就是要有部分、有整体、有层次、有联系、有功能。笔者采用的结构分五部分,每一部分有四条。每一条提炼出一句话概括,然后,用3至5句话展开。讲解时,每一句话都有实例、有故事。最后,形成20条教学经验、20条研究经验。20=5×4,这种(5×4)结构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论语》这部经典分为二十篇。这是孔子的弟子们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提炼出的20篇。
  以下,是笔者提炼的教学经验20条,研究经验20条。这一共40条经验,没有超过五千字(加上标点符号刚好5000“字符”)。40条经验,简单明了,要言不繁;但是,这些经验也只是:一孔之见,定有片面。教师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批评、修正、质疑、采用、变换。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师们提炼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验的一个借鉴和起点。这些经验,主要适合于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参考,中专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可能得到一些启发,关键是自己去提炼。
  (三)教学的20条经验
  1.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比较三套不同的教材
  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适合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备课有三备: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三备问题。提高备课质量,是上好课的前提。
  (2)备课要遵循整体原理
  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教师要尽量通读学生已经学过的教材和将要学习的教材。备课一定要“整体备课,纵横联系”。教学备课有“五行”:目标、时间、地点、学情、教情。
  (3)备课要明确精讲与不讲
  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详讲、略讲、精讲、学生自己讲,都要交替灵活应用。
  (4)用课后的反思提高备课质量
  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随时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提高备课质量,及时改进教学。
  2.上课的经验
  (1)掌握上课通用的技术与艺术
  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重点难点一定要突破,突破难点,就是创新。掌握通用的技术与艺术。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2)要激发学生,要“因材施教”
  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有一定困难,要使后进学生感到在进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材施教”建立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基础上。
  (3)有“愤悱”状态,才是启发式
  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要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才是“启发式”。每一节课的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启发与创新密不可分。
  (4)上课要有节奏,要换“节目”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一节课内,平均5分钟左右要一个“换节目”。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教、学、做、用、创,两两结合,不可缺少。
  3.考试的经验
  (1)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
  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能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整合顿悟的进行学习。学习方式多样,学生自由选择。
  (2)鼓励才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应当让学生主动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教师的教学要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创之以新。
  (3)让学生知道:“不进则退”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学生身体心理健康这是第一重要的。
  (4)学习要“趁热打铁”及时反馈
  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考试成绩不要排名次,但要公布全班成绩的分布图像。
  4.提问的经验
  (1)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
  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精选问题,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例题、习题、考题,三者要相互匹配。
  (2)用四种思维方式提出问题
  问题、思维、知识,三者紧密联系。“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3)学会提问比学会解题更重要
  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预习和复习中提出问题,以及在生活中广泛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让学生思考。学会提问比学会解题更重要。提出有意义问题和解决未知的问题,都是创新。
  (4)系统研究学生问题,回答要有针对性
  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回答问题要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学生的问题之后,能让学生“眼睛一亮”,心领神会。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5.综合的经验
  (1)表扬与批评的技巧
  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在肯定或否定时,语音、语调、手势要亲切、真诚、自然,这些,常常比语言信息本身还更重要。表扬与批评,一般在私下进行。积极正面地给学生写评语。
  (2)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无止境
  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教学生动有趣,机智幽默,不可缺少。对于调皮学生的言行,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上纲上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3)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你的课
  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教师重在专业发展,十年努力,即可成才。教学智慧=知识×洞察力×信心×爱心。
  (4)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珍惜时间,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不说废话、空话、假话,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书本知识可以言传,能力、审美、人格主要依靠身教。
  (四)研究的20条经验
  1.选择研究课题的经验
  (1)选题要有新颖性
  选择研究课题非常重要。我认为研究课题的选择应注意以下3点:①社会需要;②自己可能;③别人尚未研究。应该从以上3个“集合”的“交”中,选择研究课题。选题要有新颖性、前瞻性、科学性。不同研究水平的学者,应当有相应的选择。选题要有新颖性是相对的。
  (2)发现有意义的问题
  从查阅近期核心书刊中经典文献、广泛被引用的文献、查阅各国大百科全书的相关条目、从聆听专家和官员的重要报告中,发现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上网浏览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中发现有意义的问题。不同学科领域,有意义的问题差异很大。
  (3)要敢于批判质疑
  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中,深入钻研世界公认的“经典著作”和“传世力作”。从逻辑结构、操作应用、艺术审美、社会传播等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思路,确立新课题。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批判质疑,勇于挑战权威。
  (4)了解同行的研究动向
  关注全国和省市一级正式公布的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软科学等的“课题申请指南”。将抽象的大课题分解为具体的小课题。根据对自己和所在团队的估计,确定研究课题。要了解国际上同行的研究动向,从中发现新课题。独立思考,不要追潮流。
  2.具体“做”研究的经验
  (1)作“古今中外”的历史考察
  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过程”。需要明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作“古今中外”的历史考察。看看前人应用过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成就、尚未解决的是什么。撰写出较详尽的按历史发展的“研究综述”。
  (2)要不断调整去逼近目的
  要明确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什么,是建立较普遍的“理论”,还是建构解决问题的某种“模式”,还是发现或发明解决问题的“操作”方式,通常可以成为“专利”。“做”研究,就是通过各种“尝试”,“反馈”调整,去逼近目的,完成最终成果。
  (3)必须领悟创新的原理
  科学研究,重在有创新,特别是要有自主的、原始的创新。科学研究这一“系统”要发展、进化,必要条件是:①系统开放;②内外大涨落;③远离平衡态。这是“做”研究时,必须领悟的原理。要写出好诗,功夫在诗外。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同样如此。
  (4)有新的整体结构才有新的整体功能
  对研究的课题要有“整体把握”,从而牢牢抓住要攻克的“核心问题”。从“整体结构”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联系”、“新思路”、“新途径”。创新的策略是:“整体”→“部分”→“整体”。形成了新的“整体结构”,则会生成出新的“整体功能”。
  3.选择各种合作的经验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很好地知道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科学研究需要不同类型的“合作”。首先,是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合作”。要明确各成员的长处和短处,尽量扬长避短;要明确各成员所处的环境是顺境,还是逆境,尽量将逆境转化为顺境。
  (2)要学会“站到巨人肩上”
  与课题相关的各门类的专家,都是科学研究广义的“合作”。我们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寻求启示。阶段成果要请他们评估,从而确认或更新研究路线,较早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要尊重权威,不要迷信权威。一定要学会“站到巨人肩上”,从而看得更远。
  (3)要重视广义的合作
  课题成果的直接和间接的使用者、评论者,也是科学研究的广义的“合作”。要耐心地向他们讲解,研究成果是怎样得到的,有什么应用的价值。并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他们视为重要的合作。
  (4)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传播意义重大
  科学研究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的新闻媒体,也是科学研究的广义的“合作”。管理人员直接为科研人员服务,促进科研课题早出成果。广大的新闻媒体及时地、求实地、持续地宣传科研成果的意义,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意义重大。
  4.发表科研成果的经验
  (1)成果的发表时间很重要
  提出了新的原理,这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原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应当力争在最高层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例如,《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国的“Nature”,美国的“Science”。重要成果的发表时间很重要。
  (2)模式建构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问题的解决,建构了新的“模式”,这通常表现为“建构性理论”。“模式建构”处于“原理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模式建构”的特点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应当力争发表在全国或省一级的专业核心刊上。
  (3)充分重视“知识产权”
  对于有经济价值的各种发明和发现,这应当及时申请“专利”。并通过多种途径力争早日将“专利”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取得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充分重视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知识产权”。
  (4)创新的论文要转化为专著
  在最高层次的学术刊物上能够发表有影响的、有原创的论文,通常能够经过充实、整合,形成一本学术专著。在全国省级核心刊物上,能就一个方向的课题,发表5-10篇较有创新的论文,通常也能形成一本有价值的专著。
  5.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的经验
  (1)科研与教学是密切结合的
  在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中,科研与教学是密切结合的。首先,科研课题要尽量引导大学生、研究生直接参与。这样,既能出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探索式、讨论式、研究式的学习是高等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
  (2)科研成果应当及时转化为课程
  “科研成果”根据它是“原理性”的、“建构性”的、“操作性”的,分别作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通常这种课程并不是作为相对稳定的“系统性课程”,而是作为生动可变的“案例性课程”。
  (3)要遵循教学与课程论的原理
  形成学术专著的“科研成果”,可能成为高等院校的课程。这里,有一个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材”的问题。要遵循教学论、课程论的原理来编写适合于中学生、大学生、研究学生使用的教材。
  (4)促进教学和科研同步的与时俱进
  教学中,特别是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会引发出一些很有理论价值的科研问题。实用性专业课的教学中,也会引发出一些可能获得“专利”的研究问题。要善于将“问题”转化为“课题”,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同步俱进。
  [注释]
  <1> 《论语?述而》
  <2> 《论语?为政》
  <3> 《中庸》
  <4> 程颐:《二程集》卷十九,第252页。
  <5> 《礼记?学记》
  <6> 唐代韩愈:《师说》
  <7>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
  <8> 吴九龙主编:《孙子校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9> 查有梁:《十年新课程改革的统计诠释》,《教育科学研究》,2012,11。
  <10> 查有梁:《论教育学的核心范畴》,《中国教育科学》,2013,第3辑。
  <11> 查有梁:《科学方法与教育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2> 于光远:《教育认识现象学中的“三体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
  <13> 于光远:《我的教育思想》,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49页。
  <14> 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1年,第1期。
  <15> 查有梁:《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中国教育科学》,2014,第3辑。
  <16> 查有梁:《论思维模式的分类及其应用》,《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17> 查有梁:《50年教学和研究之经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 查有梁:《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4,10.
  <19> 查有梁:《论教育改革的限制性原理》,《教育科学研究》,2013,04.
  <20> 查有梁:《兵法与教法》,《时代教育》,2013年,第2-3期。
  <21> 查有梁:《教育原理探索与教育模式建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57-562页。
  <22> 查有梁:《给学生的20把鈅匙》,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