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Bob电竞入口

王元珑参加四川省高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会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9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要求,12月1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高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出席会议,并做工作动员部署讲话。全省75所有关高校党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高校要站在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治蜀兴川实现全面小康的政治高度,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将对口帮扶精准扶贫作为一项事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坚持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综合推进的原则,全省75所公办高校全面参与“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教育培训、科技指导、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决策咨询、人才引进、产业规划等九项重点帮扶任务,切实帮助对口县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发展水平,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会议强调,高校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广泛动员高等教育战线力量,切实加强领导,主动融入大局,充分发挥优势,精心组织谋划,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人财物保障,为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五所高校先后作交流发言,围绕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做好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打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表示,高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要抓好开展驻村帮扶、教育培训、科技指导、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以及提供决策咨询,帮助就业创业、人才引进,帮扶产业规划等九项重点任务。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发挥高校优势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全省所有公办高等院校(2015年工75所)全面参与“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对口帮扶,实现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全覆盖。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创新扶贫方式,实施精准对口扶贫,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帮助“四大片区”贫困县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发展水平,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根据《指导意见》,高校要开展驻村帮扶,开展以学校联系贫困县、干部联系贫困村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牵头编制并实施贫困村扶贫规划,定期组织人员到帮扶点开展支教,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指导贫困县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同时,高校要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口县党政领导干部、基层村(社区)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帮助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脱贫,使贫困地区群众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高校要根据对口县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和科技发展项目,帮助对口县积极培育新型科技产业。着力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特色产业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围绕新项目选育引进、新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当地建立科研试验站或工作室,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训,支持贫困区县技术推广和品种改良。鼓励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指导员、科技顾问到对口县帮助工作,广泛开展科技人员一对一到户帮扶指导,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利用高校法律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帮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工会、共青团和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作用,有序组织高校志愿者到贫困县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志愿服务。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到对口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对当地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和基层社会管理等工作开展帮扶。有条件的高校要探索开展长期志愿服务接力活动,形成长效志愿服务机制。
  川大:专门划拨扶贫工作经费10万 专款专用
  四川大学从2012年起开始对凉山州甘洛县定点扶贫工作,同时,广安市岳池县也是该校对口定点扶贫工作点。为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川大专门划拨扶贫工作经费10万,专款专用。川大党委副书记周学东介绍,在岳池县,对县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进行论证指导,对涉及该县国土资源局等25个相关部门和单位、涵盖71个具体的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梳理,内容涉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城市道路及交通建设,新农村改造及新村建设等。在甘洛县,协助“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设计,最终形成共计41万字项目说明书及发展规划;参与编制《甘洛县“十三五”规划纲要》《甘洛县“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多规合一以及《甘洛域全域空间规划》等规划;完成甘洛县县委党校在河东新区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彝家新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等。
  川农大:设立科技扶贫专项经费每年200万元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庄天慧介绍,制定了《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设立科技扶贫专项经费每年200万元。其中对口扶贫广安市前锋区和凉山州雷波县专项经费各40万元,其它扶贫县(区)专项经费20万元,科技扶贫专项项目经费100万元。
  川农大组织专家团队先后在贫困地区示范推广作物、林果、蔬菜、畜禽等新品种20多个、新技术100多项、新成果50余项。在甘孜、阿坝、凉山、巴中、广安、广元等多个贫困市、州、县区成功示范推广了樱桃、脆李、核桃、茶叶、中药材、南江黄羊、土鸡等一系列新品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学校培育的国家审定品种早实薄壳核桃,在贫困地区已推广3万余亩,增加产值5000余万元。”庄天慧说道。
  庄天慧介绍,学校还搭建了以“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网”为主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免费为广大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接听咨询电话2万人次,网络联系4万人次,700余人次专家作了咨询服务,较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西南民大: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与示范基地
  红原县、若尔盖县是西南民族大学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地区。西南民大党委书记边境介绍,学校在红原县投资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与示范基地,实现学校发展与对口帮扶相结合。以“基地”为依托,西南民大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应用推广与示范,实现学校科研工作与红原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带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如牛羊乳肉加工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乳肉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等,就使示范户增收达到30~50%。”边境说道。学校安排年富力强的科级干部轮流到红原县挂职驻村,学校及相关部门领导定期前往红原检查调研,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解决。学校一大批科研人员自觉地深入田野和农牧民当中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转化和应用,并培训指导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开展扶贫帮困。
  川师大:重点教育扶贫 筹建扶贫专项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理塘县和普格县。川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丁任重介绍,在教育扶贫上,川师大将建立村教育扶贫工作机制,为贫困家庭学生建立学习生涯档案,对初中以上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跟踪学习情况。尽力协调解决优秀学生升学问题,联系职业院校为成绩一般学生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开展多批次教育管理者培训,每年组织当地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同时,还将广泛发动学校校办企业和优秀校友企业捐资扶助,共同充实壮大扶贫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贫困家庭子女就读高层次学校的学费、贫困户紧急医疗救助补贴、贫困户创业发展支持等项目。
  此外,川师大将对帮扶县进行藏民居接待、特色餐饮等方面的旅游规划,并组织专家进行帮扶村落的文化升级打造,动员校办企业和优质校友企业与当地对接,为当地发展农业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各种产业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
  宜宾职院:实行1+N对口扶贫方式 完成学院领导干部与54户贫困家庭的对接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刚介绍,在对口隆兴村的帮扶工作中实行1+N对口扶贫方式,已制定《一对一脱贫工作计划》。发挥学院茶叶专业技术优势,指导搞好雷波县茶叶产业。此外,依托学院高技能基地优势,组织实施开展雷波县高水平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目前正在开展焊工(初级)、电工(中级)技术培训班,其中焊工20人,电工14人。参加培训学员的培训学费、颁证费由学院承担,住宿由学院免费安排,学院提供床上用品。给予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每天30元就餐补助。通过培训颁发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做好需要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推荐工作的实效。
  周刚还介绍,已完成学院领导干部与54户贫困家庭的对接,建立了对接信息联系卡,每户1000元脱贫产业启动资金已全部到位。确定采取“公司+农户+学院”的形式在隆兴村建立“高山蔬菜供应基地”和“隆兴村农产品配送中心”,解决贫困户农产品出售瓶颈问题,此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Baidu
map